今年的年夜饭对栾香来说,有了久违的“家的味道”。
“快开饭了,走,我们去放烟花!”吴凯老师带着9岁的儿子、侄儿和“女儿”栾香到屋外点烟花。“啪、啪”的鞭炮声吓得两个小男孩一下子跑到姐姐栾香的身后,惹得姐姐大笑起来。
“香香这个年过得真带劲!”一旁的栾爷爷望着这姐弟仨,对身边的老伴说。
“哎,香香这个娃命苦,她爸妈离婚后,年都不回来过,以前过年都是俺两老带一小……”栾奶奶眼圈红了。
栾香是淮安市盱眙县仇集中学的一名留守学生,这个位于苏皖交接山区的农村中学有69位留守娃。学校为这些留守娃组建了“新家庭”,让夫妻老师和他们“配型选对”,使每一个留守娃既有严格的“山爸”,又有慈爱的“山妈”?!肮匕羰赝?,爱心不放假!”该校“山爸”“山妈”们在寒假前一致表示。
腊月二十六那一天,吴凯、丁德芳夫妻带着儿子一家三口来到帮扶“子女”栾香家,和栾香的爷爷、奶奶商量过年的事。“小吴,都不是外人,你说咋办就咋办!”栾爷爷对吴老师一脸的信任?!澳蔷偷轿壹乙黄鸸鐾旁材臧?,在一起过热闹?!蔽饪惹械乃?。
“开饭啦!”大家陆续入座,加上吴凯老师的父母及弟弟一家,大人小孩一共11位,好个大团圆。
咬一口三色丸子,啃一口土鸡腿,再来一块红绕肉,边吃边谈,年味越来越浓。
“发红包啦!”吴凯老师拿出三个红包举过头顶。
“我要,我要?!倍印⒅抖礁鲂〖一锷侠淳鸵?。
“今年不行,要先给你们的姐姐。”吴凯把红包递到了“女儿”栾香的手里。
“谢谢吴爸爸,谢谢丁妈妈!”
“下面该我啦,该我啦!”吴老师的儿子、侄儿一同嚷起来。
“哈哈哈”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淹没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