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寄哀思,慎终追远缅先人。清明节前后,我市积极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活动,推进移风易俗、弘扬时代新风,积极营造安全、文明、绿色、节俭的祭祀氛围,让清明节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新窗口。
广泛宣传 倡导文明新风
市民政部门联合市文明办、市农业农村局向市民发放《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》,希望市民朋友通过鲜花祭扫、植树祭扫、公祭悼念等方式寄托哀思,不在街道、居民小区、城市绿地等场所焚烧纸钱,倡议绿色祭扫、文明祭扫、安全祭扫,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扮靓城市。
清明前夕,市民政局通过网络、报刊等多渠道,持续倡导“文明祭扫、绿色殡葬、平安清明”。全市各殡葬管理和服务机构通过宣传专栏、宣传手册、电子显示屏等宣传《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》《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》《淮安市公墓管理实施办法》以及惠民殡葬政策。利用清明等节日,出动宣传车,弘扬和传播与清明主题有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涵育文明祭扫新风。各县区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活动,使市民充分了解殡葬有关政策,努力实现殡葬政策家喻户晓、文明祭扫蔚然成风。
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,市民政局举办“永思园杯”“礼敬先人承古韵 绿色追思倡新风”征文活动,号召市民围绕清明节,展现礼敬先人、传承家族文化的情怀以及倡导绿色环保、文明祭祀的理念,讲述个人或家族的清明故事,回忆与先人的情感故事,也可分享对文明祭祀新方式的思考与实践。
暖心服务 确保安全祭扫
清明节前,市民政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检查,实地检查清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,详细了解祭扫期间车辆分流、秩序维护、服务项目和值班备勤等情况,现场听取公墓管理处负责人关于假期客流量、安全管理等情况介绍,并现场协调解决制约清明祭扫的瓶颈问题。通过“现场检查+政策宣讲”方式,重点排查消防设施、服务及应急管理隐患,筑牢节日安全防线。
市民政部门牵头公安、城管等职能部门,加强值班值守,维护祭扫现场秩序,共同做好祭扫高峰时间段服务保障工作。全市各墓园成立清明祭扫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责任分工,加强日常巡查,做好应急预案,保障墓园干净整洁。
清明节期间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奠、丝带祭奠、书写寄语等方式缅怀先辈、追思先人、寄托哀思,使清明之风更“清明”。为应对祭扫高峰,市永思园墓园增设了多处临时综合服务点,免费提供鲜花、黄丝带、便民雨伞、爱心轮椅等。墓园工作人员表示,园区每个墓区都配备了便民祭扫服务架,免费提供小水桶、抹布、扫帚等供市民使用。
惠民政策 助力绿色殡葬
为加强公墓规范化建设与管理,深化殡葬改革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我市自3月1日起施行《淮安市公墓管理实施办法》?!栋旆ā饭踩?,对淮安市行政区域内公墓的规划建设、经营服务、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活动进行全面规范?!栋旆ā分赋?,公墓是指为逝者提供骨灰安葬(放)服务的公共设施,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?!栋旆ā范怨构婊嘀?、审批权限、墓位规格、定价管理、禁止情形、安葬服务、年度报告、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,形成规划审批、建设运行、服务管理、违规处置各环节的闭环管理。
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,推进移风易俗,花坛葬、草坪葬、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。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积极响应“节约资源、?;せ肪场⒁品缫姿?、群众受益”的号召,全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,推出树葬、草坪葬、花坛葬、立式墓等多种方式供群众选择,让生命回归自然理念深入人心。此外,对到园区选择花坛葬、立式墓等生态节地葬法的市民给予15%的购墓价格优惠,对选择不保留骨灰安葬的给予每例1500元的生态奖补,并将失独家庭等群体纳入殡葬惠民范畴,以真招实措全力推进移风易俗,切实保障群众“逝有所安”的基本需求,让殡葬改革惠及千家万户。
融媒体记者:李 蓉
通讯员:朱怀宝 骆无穷